东昌府区体育局在推动区域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精准定位服务,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群众的体育参与度和满意度。

一、政企联动,共促体育产业升级

东昌府区体育局以“政企协同”为核心抓手,结合“十百千万”工程部署,建立了高位统筹、精准对接的工作机制。通过一季度开门红推动重点企业走访工作,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

一季度,东城区副区长任江浩、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建国等领导带队开展体育企业走访,实地调研东城区重点体育企业发展情况。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勇及副局长们分别牵头对接企业,围绕体育产业融合、赛事活动运营、新场景打造等重点领域,累计走访企事业单位50家次。

2. 精准对接,提供精准服务

走访过程中,区体育局针对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如产业融合、赛事运营、新场景打造等,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和资源对接。例如,3月27日,副区长任江浩带队走访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就赛事运营问题进行深入交流;3月21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座谈交流,探讨产业融合新路径。

二、业务骨干下乡村,服务群众“零距离”

东昌府区体育局聚焦辖区群众现实需求,探索举办业务骨干下乡村系列活动,打造政策宣讲进基层、技能培训到田间、干群连心促发展服务品牌。

1. 构建三个体系,凝聚多元服务合力

  • 三级联动组织体系: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N10”推进机制,实现10个行政新村服务全覆盖。
  • 精准入微服务体系:通过入户走访、代表大会双渠道收集群众需求,建立包含惠农政策、农业技能、法律维权、信访条例等九大类50余项需求的服务清单,实现一事一课精准服务。
  • 直面群众宣教体系:部门业务骨干通过下沉乡村为群众进行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和现场指导,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

2. 深化三个坚持,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 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依托党员组织生活,把基层党员培养为业务讲解人、政策宣传员,形成骨干讲业务、党员学业务、群众知业务闭环机制。
  • 坚持群众主体激活力:在2个新村研究试点点单式培训,由村民票选最想学的技能课程,鼓励部门骨干用方言讲政策,到田间地头教技能,真正实现群众需要、我们提供。
  • 坚持长效机制添动力: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每月开展活动,确保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三、全面启动课后四点半服务,解决课后托管难题

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等4部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新学期开学后,辖区内所有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在开学后立即开展课后服务,切实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问题。

1. 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多样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运动、社团活动、做作业,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艺术、科普、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

2. 坚持自愿原则,确保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学生参加。学校师资力量、实施条件不足的学校,可通过发展社会志愿者、购买第三方人员和有办学资质机构的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充。

东昌府区体育局通过精准定位服务,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群众的体育参与度和满意度,为推动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