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基层教练员是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用汗水浇灌着每一颗希望的种子,将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成才,为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文将以几位甘为人梯的体育教练为例,揭秘他们育人的艰辛历程。
一、默默奉献,筑梦体育
1.1 刘建:排球教练的坚守
排球教练刘建,自1980年出生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他曾在基层担任青少年球队教练,也在一线俱乐部和国家队担任教练员。刘建曾是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凭借扎实的技术入选过国少男排和国青男排,也曾代表北京男排参加全国男排联赛和2001年全运会。
然而,由于技术风格的原因,刘建在2001年全运会后转型,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排球教练。从北京女排的陪打教练,到什刹海体校的实习教练,直至2005年正式接手北京青少年女排担任主教练,刘建兢兢业业的踏实工作,将这支稚嫩的球队带上了巅峰。
1.2 汤志强:羽毛球教练的坚持
羽毛球教练汤志强,自1988年开始,已走过35年的执教生涯。他曾是一名江苏羽毛球队的队员,退役后留在江苏省体校当教练,培养10至14岁的小队员。汤志强为江苏省羽毛球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其中有多名运动员获得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
目前,汤志强担任江苏羽毛球队男子三线主教练,主要任务是培养年龄在10至14岁的运动员,将他们输送到江苏二队。汤志强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每天都要求队员们练习高球、吊球等基本功。
二、独具匠心,培育英才
2.1 抓基础,求特色
南通籍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群体,他们身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抓基础、求特色。这,正是南通精神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集中体现。南通体育,何以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出高水平体育幼苗?
以体操三帅为例,他们勤奋敬业,制造出全省过半的世界冠军。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9日深夜,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体操组组长戚建明的家中一片欢腾,他的爱徒孙炜问鼎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成为南通市第20位世界冠军。
2.2 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国羽体能教练刘杰,在东京奥运周期结束后,选择继续留在国家羽毛球队担任体能教练。他认为,体能训练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刘杰刚进队时,面对队员受到伤病困扰,他感到很煎熬,希望自己能够有办法帮助他们。于是,他不断努力学习,通过实践不断吸取经验,对羽毛球项目体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总结。
三、传承精神,薪火相传
3.1 传承教练精神
在体育教练的培养过程中,传承精神至关重要。正如南通籍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群体一样,他们甘为人梯,为冠军摇篮育新人,让南通体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2 育人成果丰硕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这些体育教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运动员,他们不仅在国内赛场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国际赛场为祖国争光。他们的育人成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甘为人梯的体育教练,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默默无闻的育人者,祝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