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体育治理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各地探索出许多创新实践。本文将围绕基层体育治理中面临的难题,探讨创新实践之路。
一、基层体育治理面临的难题
- 群众体育参与度低: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部分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基层体育资源利用率低。
- 服务支撑弱:基层体育设施不足、体育人才匮乏,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 组织难:基层体育组织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二、创新实践之路
1. 建立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
浙江省在基层体育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了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该机制通过设立基层体育委员,负责健身指导、项目领办、场馆运维、活动组织、体育宣传等工作,有效拓宽了基层体育服务覆盖面。
2. 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各地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增加基层体育设施供给。例如,山东省在松阳县、诸暨市、庆元县启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试点,有效提升了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
3. 加强基层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各地通过举办培训班、选拔优秀人才等方式,加强基层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例如,浙江省在基层体育委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提升基层体育服务水平。
4. 创新体育活动形式
各地创新体育活动形式,提高群众参与度。例如,组织社区运动会、科学健身大讲堂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5. 加强党建引领
党建工作在基层体育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基层体育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通过“五社联动”机制,实现党建联抓、活动联办、难题联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总结
基层体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破解难题,创新实践之路,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