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五棵松体育馆,位于北京西四环五棵松桥东北角,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项目的比赛场馆。自2008年竣工以来,五棵松体育馆不仅成为了奥运历史上的重要地标,也在赛后转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五棵松体育馆的设施、技术特点以及举办的各类赛事。

场馆设施

建设背景

五棵松体育馆的建设始于2005年3月,并于2007年8月竣工。该体育馆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项目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6.34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

结构与设计

  • 面积与层数:体育馆占地面积约1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结构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6层,总高度为27.86米。
  • 主体结构体系:体育馆二层以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二层以上至屋顶桁架的下弦高度范围内沿建筑周边布置了八道柱间,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刚度。
  • 功能分区:体育馆内部设有观众席、比赛场地、更衣室、媒体中心等功能区域。

赛后功能

五棵松体育馆在奥运会结束后,转型成为多功能体育文化综合体。其功能包括:

  • 体育赛事:承接国内外大型篮球赛事。
  • 文化演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
  • 商业活动:配备商业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的商业需求。

技术要求

面积与座位数

  • 面积:61591平方米。
  • 座位数:17754个。

结构特点

  •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二层以下采用,确保结构稳定。
  • 屋顶桁架:采用钢结构滑移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赛事资讯

奥运会篮球比赛

五棵松体育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作为篮球项目的比赛场馆,成功举办了多场精彩比赛。

赛后赛事

  • CBA赛事:作为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的主场,五棵松体育馆成为CBA联赛的重要比赛场馆。
  • 国际赛事:多次举办国际篮球赛事,如世界篮球锦标赛等。

结语

五棵松体育馆不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体育地标。在奥运会后的转型中,它成功地将体育、文化、商业融为一体,为北京市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