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自1972年体育系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青海省乃至西部地区的重要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运动竞赛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概况
发展历程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在原体育系的基础上,于2004年设立的二级学院。学院经历了从体育系到二级学院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为主的专业体系。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三个本科专业,以及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三个硕士授权类别。这些专业涵盖了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讲师21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裁判6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人,硕士24人。
人才培养
教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学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学院在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高原体育科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目前,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在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3项;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完成教育部规划办项目3项;完成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3项,承担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完成体育科学学校体育学科研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
运动竞赛
高水平运动队
学院负责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和高水平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及竞赛组织管理工作。近年来,学院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校园体育赛事
学院积极开展各类校园体育赛事,如校园迷你马拉松赛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社会服务
社会体育指导
学院是青海省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体育指导服务。
体育科普
学院积极开展体育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的体育素养。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强体、报国”的校训,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推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