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为提升学生体质,制定了一系列体育新规。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新规,并解析健康体质标准。

一、体育新规概述

1. 每日一节体育课

为增强学生体质,新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必须安排一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安排3-5节体育课。

2. 体育活动课时

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确保学生参与有氧运动。

3. 综合体育活动

市县两级共同督促学校落实校内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

4. 班级联赛与体育节

各学校每学期组织班级联赛,小学每班不少于4场,初中不少于3场,高中不少于2场。每年春季、秋季分别举办1次全员参与的体育节和运动会。

5.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加强市、区、校三级学生体测数据和体检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比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帮助家长动态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二、健康体质标准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山西省体育新规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结合当地初中学生体质现状,制定具体评分标准。

2. 评分标准内容

评分标准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多个方面。

3. 成绩评定

现场考试各项目均保留原始成绩,不单独进行四舍五入处理。考试结束后,四项考试成绩相加,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处理,作为考生体育考试最终成绩。

三、免考和缓考

1. 免考

对全部丧失运动能力的肢体残疾考生,由监护人带领考生持《残疾证》原件和《残疾考生免试申请表》,申请免考。

2. 缓考

因特殊情况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

四、结语

山西省中学体育新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