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场,又称八万人体育场,是位于上海徐汇区天钥桥路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自1997年建成以来,它不仅见证了无数重要的体育赛事,也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吸引了无数目光。本文将深入解析上海体育场的秘密结构,带您一窥这座传奇建筑的奥秘。

设计理念与创新

上海体育场的总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在设计之初,魏敦山充分考虑了地形、光照、风向等因素,提出了“向天要地”的奇思妙想。这一理念使得体育场的占地面积得以最大化,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结构特点

1. 建筑造型

上海体育场的建筑造型独特,呈马鞍形,外环圆形、内环椭圆形。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在结构上具有优越性。体育场从空中俯视,宛如一朵盛开的白玉兰,与周围的绿茵相互映衬,成为上海的一道亮丽风景。

2. 膜结构

上海体育场的膜结构采用进口玻璃纤维织物涂敷聚四氟乙烯涂层(PTFE)材料,是国内首次应用于大型永久性建筑。这种膜结构轻盈坚固,寿命可达40年,且具有自洁功能,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3. 钢结构

体育场的屋顶采用单臂悬挑桁架支撑轻质玻璃纤维篷膜。屋盖最长单臂悬挑梁达65米,为当时的世界之最。这一创新设计使得屋顶结构更加轻盈,同时也提高了体育场的整体稳定性。

改建历程

2017年,上海体育场开始了改建工程。此次改建主要针对跑道、座位席等方面进行优化,使体育场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体育赛事的需求。改建后的座位席由5.6万个增加至7.2万个,为观众提供了更舒适的观赛体验。

结语

上海体育场作为一座传奇建筑,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结构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还见证了无数重要的体育赛事。通过深入了解其秘密结构,我们不禁为这座建筑的创新和智慧所折服。未来,上海体育场将继续为上海市民带来更多精彩赛事,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