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体育设施升级方面投入巨大,致力于打造城市健康新地标,焕新运动生活。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渝中区体育设施升级的成果和影响。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渝中区政协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民主监督议题,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引导委员积极建言献策。通过这些努力,渝中区政府认真吸收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并转化为具体措施,形成了《重庆市渝中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 社区体育公园:渝中区通过深度挖掘城市空间,打造了8个社区体育公园,为居民提供便捷的运动场所。
- 健身步道:建设了50余条健身步道,方便市民进行户外运动。
- 口袋体育公园:累计安装各类健身路径6200余件,形成723个口袋体育公园(健身点),让群众就近享受运动乐趣。
- 智慧化迭代升级:有序做好传统健身器材的智慧化迭代升级,推进体育场地供给从有“向优”转变。
三、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
- 历史与现状:大田湾体育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设的第一座甲级体育场,承载了几代重庆人的美好记忆。经过修缮和升级,大田湾体育场已经成为全民健身乐园。
- 设施完善:包含标准田径场、地下停车场、室外生态体育公园、室内恒温游泳馆等,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 功能多样:承接全民健身类活动及各类赛事,成为市民健身休闲、都市旅游、体育产业的全民健身综合体。
四、校园体育活动
- 综合体育活动:渝中区中小学校积极响应重庆市教委要求,创新开展综合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 足球特色:大田湾小学等学校将足球特色融入大课间活动,为学生打造充满活力与趣味的体育锻炼平台。
- 啦啦操项目:重庆大同实验学校以啦啦操项目作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
五、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专题协商:渝中区政协围绕加快体育产业园建设,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凝聚起推动渝中区体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 赛事活动:持续升级佛图古关登山赛、成渝双城登高楼赛、山城街巷城市定向赛等独具重庆特色的高品质赛事。
- 体育消费活力:通过体育赛事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以体育赛事为城市经济赋能。
六、城市更新与体育设施
- 城市更新项目:渝中区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如戴家巷老街区城市更新项目,重塑区域功能,调整产业业态,激活区域价值与活力。
- 山城步道项目:计划建设山城步道项目共24条、99.1公里,实现土地利用的高效集约。
七、总结
渝中区体育设施升级,不仅提升了市民的运动生活品质,也为城市健康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渝中区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多城市健康新地标,让运动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