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沿岸城市如何将全民健身与运河文化相结合,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采访了运河体育局局长,深入了解全民健身背后的故事。

一、大运河文化与体育的渊源

大运河历史悠久,沿岸城市众多,这些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运河体育局局长表示,大运河文化的浸润,赋予了枣庄体育“借水而起”的特质。近年来,枣庄市竞技体育水上项目表现抢眼,涌现出孙梦雅、张明煜、张琳彬等10余名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和全运会冠军选手。特别是女子皮划艇运动员孙梦雅,在第32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实现了枣庄奥运会金牌的零的突破。

二、体育产业融入大运河文化

枣庄市体育局积极引导发展体育产业新业态,不断丰富全民健身产品供给,不断拓展体育消费新模式。在古城重建开埠之初,枣庄市体育局为配合推介旅游,就培育赛事、引流游客,利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优势,在台儿庄策划创办了大运河国际龙舟赛,吸引了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的龙舟队来枣庄参赛、旅游。

三、特色赛事表演业日趋活跃

依托台儿庄古城丰富的水系资源,经过10余年的经营,大运河特色赛事表演业日趋活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智力运动会50%的比赛项目,落户了大运河国际龙舟赛、国际冬泳节、大运河马拉松等IP系列赛事,每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0余个。

四、体育旅游消费模式

通过赛事引领,形成了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消费模式。运河体育旅游,擦亮了台儿庄大运河“金名片”。

五、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运河体育局局长介绍,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各地纷纷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例如,2025年西青区第九届“生态体育”全民健身项目展演活动、2023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等,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参与。

六、未来展望

运河体育局局长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体旅融合发展,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全民健身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通过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运河文化,感受运河魅力,共享健康生活。